页面载入中...
页面载入中...
随着电商的崛起和消费者行为的变化,传统购物中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电商对实体店商的冲击已不可逆转,即使购物中心动线设计再流畅,也难以抵挡电商通过大数据手段一键获客的能力。这促使购物中心必须重新思考其定位和功能,从单纯的"购物"场所向多元化的"生活中心"转变。
业内普遍认为,购物中心要突破困境,需从商业的社交属性上下功夫。人类作为社会型动物,在满足基本生理和安全需求后,会产生社交需求并从中获得被尊重感,而这些社交活动往往无法在线上完成。
购物中心的社交化表现在五个方面:
1.社交化消费成为主力店
2.持续性的主题活动
3.多元化的公共空间
4.智能化的社交平台运营模式
5.轻餐饮比重加大
购物中心内承载文化属性的空间主要分为三类:单一书店、文化美学空间和文创百货主力店。知名品牌包括钟书阁、西西弗书店、诚品书店等。
以深圳湾万象城的"前檐YAN"为例,它定位为阅读+展览+休憩+购物为一体的空间,以图书串联整个动线。设计采用开放式布局,与购物中心动线融为一体,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金木水火土"划分空间,将书店、咖啡店、活动区域、中药店、茶室、珠宝店等有机结合。
公园式商业空间设计成为另一趋势,如深圳九方荟主打"生态理念",与绿色公园相结合的立体式生态购物中心,整个外立面被郁郁葱葱的绿植覆盖,营造出自然舒适的感觉,仿佛在逛公园。
传统购物中心正在大幅调整业态比例。以百联南方购物中心为例,其转型方案是将原南方友谊商城重新定位于年轻潮客和年轻家庭为主力客群的全新商场,引入新能源汽车、空间、无边界餐厅、健康活力运动场等多个新型业态。商城内90%以上的品牌都要进行调整,零售比例从100%下降到50%以内,餐饮、文化、娱乐等非零售的消费比例提升到60%。
根据2025年的发展趋势,购物中心将呈现以下特点:
1.智能化管理:通过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时跟踪消费者行为,提供个性化服务和精准营销策略。
2.灵活多元的业态组合:购物中心不再是单一零售空间,将向综合业态方向发展,引入共享办公空间等满足远程工作需求。
3.可持续发展理念:从建筑设计到运营管理,绿色建筑和环保材料的应用将成为标准。
4.体验式消费:通过独特主题活动和互动体验增强顾客参与感,创造沉浸式消费场景。
5.社区化战略深化:购物中心将成为周边居民的生活中心,通过与社区合作举办亲子活动、健身课程等,提高消费者参与度和忠诚度。
针对千禧一代这一主流消费群体,购物中心需采取以下策略:
1.重新构思公共空间作为娱乐画布,通过实时社交媒体提要和共享用户生成内容,将社区体验集成到公共领域中。
2.增加餐饮业态比例,创造新的体验式餐饮选项,将食物视为剧场,在餐厅中使用可重构的空间和可轮流厨师的概念。
3.尝试小众零售概念,如旋转店面、弹出式商店、线上玩家的线下展厅,创建更有趣的租户组合。
购物中心多元化转型不仅是应对挑战的策略,更是把握未来机遇的关键。通过融合文化、健康、办公、居住等多元业态,购物中心正在从单纯的商品交易场所转变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电商的崛起和消费者行为的变化,全球购物中心正经历从单纯"购物"场所向多元化"生活中心"的转型。这种转型不仅是应对挑战的策略,更是把握未来机遇的关键。
泰国曼谷The Commons购物中心以其创新的垂直花园设计脱颖而出,将生态自然元素融入都市商业空间:
The Commons主要特点:
•立体绿植墙与开放式阶梯花园设计,展现热带风情与可持续建筑的创新融合
•开放式布局,打破传统封闭式购物中心模式,创造社区聚集空间
•业态组合注重社交互动,引入特色餐饮、文化展览和创意市集等非零售业态
日本六本木新城(难波公园)的设计理念是将购物中心与公园有机结合:
"实际上,它是一个购物中心与办公楼的综合体,难波公园占地9.2英亩,其中心区域是三层的'豪华购物广场',商场业态丰富,从餐饮、服饰、珠宝,到美容、动植物花卉、居家用品、日本传统和服等,包括了上百家专业的时尚商店和餐厅。"
核心策略在于创造"宛如逛公园般的体验",通过绿色空间与商业功能的融合,延长消费者停留时间。
购物中心内文化空间主要分为三类:
•单一书店(如钟书阁、西西弗书店、诚品书店)
•文化美学空间
•文创百货主力店
以深圳湾万象城的"前檐YAN"为例,它"定位为阅读+展览+休憩+购物为一体的空间,以图书串联整个动线",采用开放式布局,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金木水火土"划分空间功能。
深圳九方荟主打"生态理念",打造"与绿色公园相结合的立体式生态购物中心,整个外立面都被郁郁葱葱的绿植所覆盖,玻璃幕墙采用了垂直绿化,玻璃与绿植融合度十分高,虚实交错,营造出一种自然舒适的感觉,仿佛真的在逛公园。"
成功的购物中心社交化转型表现在五个方面:
•社交化消费成为主力店
•持续性的主题活动
•多元化的公共空间
•智能化的社交平台运营模式
•轻餐饮比重加大
"房地产专家表示,到2020年,购物中心餐饮门店的占地面积可能会从目前的10%升至25%左右。"
策略包括:
•创造新的体验式餐饮选项
•将食物视为剧场,使用可重构空间
•引入明星厨师概念,增强社交互动性
针对千禧一代这一主流消费群体,购物中心需重新构思公共空间作为娱乐画布,"通过实时社交媒体提要和共享用户生成内容,将社区体验集成到公共领域中"。
购物中心正在从"卖商品"转向"卖体验",从"购物场所"转变为"社区生活中心",这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社交互动的需求,也为购物中心在数字化时代找到了新的价值定位。
2025年,在政策推动下,中国购物中心行业呈现明显的县域市场崛起趋势。三四线城市新增项目占比已达45%,虽然单体项目体量较小(平均5-8万平方米),但通过社区化运营有效提升了客流黏性。
以重庆龙湖时代天街为例,通过社区商业+夜经济模式,成功将服务半径从3公里缩短至1.5公里,实现单项目年客流量超5000万人次。这种"最后一公里"的社区型购物中心战略,正成为县域市场的主流发展模式。
2025年,Z世代(18-35岁)消费者已占购物中心客群的65%,他们偏好社交化场景与商业+文化融合模式。这一趋势推动了购物中心从"卖商品"向"卖体验"的转变。
上海北外滩来福士的城市集市·里弄主题街区成为典型案例,该项目通过重现上海传统里弄文化,设计了石库门风格建筑、老上海风情街区,并融入互动式非遗展示区、沉浸式多媒体体验馆等现代元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场景完美结合。这种创新的文化融合方式使开业首月客流量就突破200万人次。
业态混搭已成为2025年购物中心的主流发展模式。通过创新的场景设计,实体店可以实现1+1>2的效果。例如,一个购物中心同时拥有商店、电影院、健身房、儿童游乐场和美食广场等多种业态,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的购物体验。
具体业态比例变化表现为:
业态类型 |
2020年占比 |
2025年占比 |
变化趋势 |
零售 |
60-70% |
50%以下 |
下降 |
餐饮 |
10-15% |
20-25% |
上升 |
文化娱乐 |
10-15% |
15-20% |
上升 |
健康经济 |
5%以下 |
15% |
大幅上升 |
健康经济业态成为新增长点,运动康复中心、银发社交空间等业态占比达15%,年增速超25%。深圳万象天地引入超级猩猩健身舱与银发社交咖啡馆,客单价同比提升22%。
公园式商业空间设计成为中国购物中心的创新亮点。深圳九方荟主打"生态理念",打造与绿色公园相结合的立体式生态购物中心,整个外立面被绿植覆盖,营造出自然舒适的感觉,仿佛在逛公园。
这种设计理念受到泰国The Commons垂直花园设计的启发,将生态自然融入都市商业空间,展现热带风情与可持续建筑的创新融合。
2025年,本土化运营成为购物中心差异化竞争的关键。成都万象城通过挖掘川蜀文化,推出蜀绣工坊、火锅博物馆等特色场景,2024年本地客群占比提升至70%。
西安大悦城的十三朝主题街区通过唐风建筑、非遗展示吸引本地客流,2024年客单价同比提升25%。这种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商业空间的策略,不仅增强了购物中心的独特性,也提升了消费者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中国购物中心正通过业态创新与社区化发展,从单纯的商品交易场所转变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起更加多元、包容、可持续的商业生态系统。
购物中心行业面临着多重挑战,其中电商冲击尤为显著。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迅猛发展使消费者可通过线上购物获取商品,对传统购物中心造成了巨大冲击。电商平台通过大数据手段一键获客的能力,使传统购物中心即使动线设计再流畅,也难以抵挡这种冲击。
高房租成本也是购物中心面临的重大挑战。购物中心需支付高额租金,对运营商形成巨大成本压力。为降低成本,购物中心必须不断提高场地利用率,增加租户数量,提高经营效益。
此外,人流量下降和商户结构调整困难也是购物中心面临的重要问题。消费者购买渠道多样化导致购物中心吸引力相对降低,而商户结构调整需要与商户进行复杂的沟通和协调,平衡各方利益。
面对挑战,购物中心正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2025年,智能化管理已成为购物中心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购物中心能够实时跟踪消费者行为,提供个性化服务和精准营销策略。
数字化支付和无缝购物体验成为标配。随着科技进步,便捷的数字支付方式已成为消费者购物首选。购物中心通过优化支付流程,实现无缝购物体验。部分购物中心已搭建移动支付平台和自助结算系统,顾客只需通过手机扫描即可轻松完成支付,无需排队等候,大幅提高了购物效率。
全渠道融合也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银泰百货的喵街APP通过用户画像实现精准推送,2024年线上销售额占比达30%,复购率较线下提升40%。
健康经济业态已成为购物中心新的增长点。运动康复中心、银发社交空间等业态蓬勃发展,为购物中心带来新的客流和收入来源。
在美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医疗诊所设在购物中心,平均每家购物中心拥有2个以上医疗服务商。洛杉矶西部的商场Runway将近3000平方米的空间给Cedars-Sinai医疗中心,成立包括心脏外科和整形外科在内的门诊部。
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购物中心通过绿色屋顶、雨水收集系统等建设,不仅降低了能耗,还在消费者中树立了良好品牌形象。深圳九方荟主打"生态理念",打造与绿色公园相结合的立体式生态购物中心,整个外立面被绿植覆盖,营造出自然舒适的感觉。
元宇宙融合将成为购物中心发展的重要方向。技术突破将进一步推动购物中心创新,如虚拟试衣间、AR导航等技术将覆盖更多购物场景,数字孪生技术有望降低购物中心运营成本。
购物中心将推出更多创新服务模式,如社区共享厨房、亲子研学基地等场景化服务,延长消费者停留时间,进一步强化其作为社区生活中心的角色。
通过业态混搭,购物中心可以实现"1+1>2"的效果。例如,一个购物中心同时拥有商店、电影院、健身房、儿童游乐场和美食广场等多种业态,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的购物体验,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购物中心正在从传统零售场所转变为集购物、社交、健康、文化于一体的综合生活空间,为消费者创造更加便捷、智能、绿色的购物体验。
2030年,购物中心将实现全面智能化管理,数字孪生技术将降低运营成本30%,虚拟试衣间、AR导航等技术覆盖率将达50%。购物中心将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行为,实现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推荐,提升顾客体验和运营效率。
生物识别支付技术将进一步普及,从当前的扫码支付、人脸支付发展到更加便捷的生物识别方式,实现真正的"无感支付"体验。碳资产开发技术成熟,行业碳交易收益预计突破50亿元,绿色购物中心占比将超过50%。
2030年的购物中心将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通过引入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如艺术展览、手工市集等,购物中心将与消费者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系。
本土化运营将成为标准,购物中心将深度挖掘当地文化资源,打造独特的文化IP。以西安大悦城为例,其十三朝主题街区通过唐风建筑、非遗展示成功吸引本地客流,客单价同比提升25%。这种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商业空间的策略,不仅增强了购物中心的独特性,也提升了消费者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2030年,购物中心将进一步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推出社区共享厨房、亲子研学基地等场景化服务,消费者平均停留时间将延长至3小时以上。健康经济业态占比将从2025年的15%提升至25%,包括运动康复中心、银发社交空间等。
业态组合将更加灵活多元,购物中心将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动态调整。餐饮、文化、娱乐等非零售的消费比例将进一步提升,零售比例可能降至40%以下。医疗健康服务将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参考美国经验,每家购物中心平均将拥有3-4个医疗服务商。
2030年,购物中心将完全融入社区生态,服务半径进一步缩短至1公里以内,成为真正的"最后一公里"生活服务中心。社区型购物中心将通过举办各类社区活动,增强邻里关系,促进社区凝聚力。
公园式商业空间设计将成为主流,购物中心将与自然环境深度融合,创造"宛如逛公园般的体验"。垂直绿化、屋顶花园等生态元素将成为标配,不仅提升环境品质,也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2030年,购物中心将通过智能管理、文化内容融入、多元业态融合和社区化战略,从单纯的商业空间转变为集购物、社交、文化、健康于一体的综合社区生活中心,成为城市社区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来源:
1.Omnichannel and Digital Transformation - ICSC
2.The Mall of the Future - Moody's
3.Bay Area Aging Malls and Office Parks Transformation White Paper
4.The Future of the Shopping Center Industry - ICSC
5.HOW RETAIL IS BEING REPOSITIONED AND REPURPOSED FOR ...
6.Digital Transformation Trends in retail
7.Reimagining empty retail space: - Landsec
8.Case Studies on Repurposing Vacant Retail Malls
9.PwC Real Estate Retail Market Report
10.Empty spaces and hybrid places - McKinsey
11.Lifestyle Shopping Center: A Retail Evolution of the 21st Century
12.An Evolution of Mall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13.Lifestyle Retail Centers - Extension
14.The Shopping Center Opportunity - MCB Real Estate
15.Shopping Center Classification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16.The Evolution of Retail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17.The Brick-and-Mortar Retail Evolution - Moody's
18.Navigating the Changing Scape of Retail Development
19.The Future of Shopping Centers
20.Evolution of Regional Malls -Repurposing anchor department stores ...
21.Life Cycle Approach to Shopping Malls Redevelopment
22.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 of Introducing Biophilic Elements into the ...
23.Mixed-use shopping mall communities (MUSMC): A case study of ...
24.Sprawl and Public Spaces: Redressing the Mall
25.The Shopping Mall and Social Sustainability from the Perceptions of ...
26.Evaluat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novative green spaces in shopping ...
27.The "Magic of the Mall": An Analysis of Form, Function, and Meaning ...
28.The revival of Main Streets in Shopping Centres - DiVA portal
29.Exploring the impact of landscape design on user preferences in ...
30.A Determinant of Community Shopping Malls as Tourists ...
31.Malls designed for inclusion? Emotional experience of irritating ...
32.探索实体商业新趋势:业态混搭的魅力与未来
33."业态混搭"成为实体商业新趋势
34.业态混搭 成为实体商业新趋势|超市
35.购物中心转型贩卖 新生活方式 ,看这六个经典案例如何实现商业场景...
36.想明白了吧!“购物”中心也是“社交”中心,转型就得这么干
37.案例解析:购物中心如何营造社交职能 转型为 社交中心
38.2025年中国购物中心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
39.购物中心:存量时代之下的转型之道 - 中国商务新闻网
40.2025年购物中心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 中国购物中心行业现状分析与...
41.Issue: Shopping Malls Shopping Malls - SAGE Business Researcher
42.The end of an era: the decline of retail tourism in American cities
43.看!国外购物中心这样玩转健康业态!
44.购物中心变身书店?聊一聊购物中心设计的文化空间(上)
45."公园里的商业,商业里的公园",聊聊公园式主题商业空间设计!
46.购物中心消费者行为研究-20240229
47.台湾地区购物中心策略定位与消费者行为关系之初探
48.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购物中心空间布局策略研究
49.购物中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50.购物中心行业面临挑战 企业聚集深度运营和服务
51.2025年购物中心十大发展趋势盘点:未来零售新机遇
52.面对千禧一代,购物中心如何塑造未来-购物中心设计消费趋势分享
53.社区型购物中心的发展趋势及影响
54.社区购物中心